學歷:美國杜克大學經濟學博士經歷: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、彰化銀行常務獨立董事等。敘事經濟學嘗試分析人們之間敘事的傳播與經濟波動的關係,也就是為了解經濟波動,而研究歷史上及當前流行的敘事/故事的傳播與動態,以及其如何隨著時間而變化等。
武漢肺炎(COVID-19,又稱「新冠肺炎」)疫情爆發後,人們對於它的病理樣態、治療方案、疫情發展預測等資訊了解有限,遂渴望透過若干已知的敘事邏輯加以推論,以求降低對不確定性的不安。此時,首先浮上檯面的就是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(SARS)。尤其本波疫情初期有相當程度的敘事元素,如中國隱匿疫情、低報確診人數,實際情況更令人驚駭、病源來自野生動物等,都與SARS雷同,因而在很短時間內便喚起人們對SARS的記憶,並引發社會恐慌。曾有過抗SARS經驗的地區,如當年確診病例數偏高的台灣、香港、新加坡,反應特別強烈